影石創(chuàng)新僅用10年,就將旗下全景相機品牌Insta360的市占率做到全球第一,每三臺就有兩臺由其出品,運動相機銷量則位列全球第二。不過,其收入高度依賴海外,美國為其單一最大市場,占比近1/4,特朗普政府加征關稅或影響其銷售與估值。
影石創(chuàng)新5年前籌備IPO時,擬發(fā)行市值只有45億元。過去幾年,公司營收大增,利潤增幅更高,估值有望抬升。其早期投資者IDG有望大賺44倍,90后創(chuàng)始人劉靖康身家當以10億起步,多名南大校友資產或將輕松過億。
作者:鮑有斌
說起影石創(chuàng)新,大家或許有些陌生,不過,其全景相機品牌Insta360,在戶外運動愛好者中卻是廣為人知。
全景相機,是指利用多鏡頭或特殊傳感器,能一次性拍攝360度全部場景的相機。這一領域,領先廠商實力雄厚,既有海外巨頭如日本的理光、美國的GoPro,上市多年;也有本土創(chuàng)業(yè)新貴如深圳的大疆、看到科技,與影石創(chuàng)新同城競技。依靠線上和線下渠道同時發(fā)力,并與全球知名電子產品零售商合作,影石創(chuàng)新突圍而出,海外收入貢獻超過70%,毛利率也高于國內。
從產品類型看,其消費級設備近年量價齊升,收入貢獻已超過八成,盈利能力也不弱,處在高速發(fā)展之中;專業(yè)級設備的價格動輒數萬,仍是小眾市場,近年銷量腰斬,收入占比逐漸萎縮,不再是發(fā)力重點。
2月27日,影石創(chuàng)新成為2025年首家通過科創(chuàng)板注冊的企業(yè),發(fā)行上市已箭在弦上,并有望成為深圳市第50個科創(chuàng)板IPO。面對這家在消費級全景相機市場拿下全球第一、市占率超過2/3的細分領域龍頭,資本市場應該如何給其估值?
01、全景相機拿下全球2/3市場,運動相機與GoPro全面競爭
“我們熱愛最大膽、最瘋狂的創(chuàng)意和想法。那些別人口中的不可能,讓我們一起實現?!?/p>
影石創(chuàng)新官網提出的“始于敢想”,正是其創(chuàng)始人劉靖康的寫照。
劉靖康1991年出生于廣東中山,2010年進入南京大學軟件學院就讀。讀書期間,他就是校園紅人、技術大牛,曾因根據一段視頻采訪的按鍵音,成功破解360董事長周鴻祎的手機號碼,一戰(zhàn)成名。
在校讀書時,劉靖康就早早走上創(chuàng)業(yè)路。公開資料顯示,2013年,他組建團隊推出“名校直播”APP,對重點高校的名師講座進行直播,此后,又針對企業(yè)推出“V直播”產品。
2014年畢業(yè)后,劉靖康投身全景相機領域創(chuàng)業(yè),并于2015年創(chuàng)立影石Insta360品牌。
隨著戶外運動風行,相關愛好者對能記錄運動精彩瞬間、具備良好防抖性能的智能影像設備需求強烈,計算機網絡、智能控制技術因此滲透到影像設備行業(yè),帶動智能影像設備行業(yè)快速發(fā)展。全球手持智能影像設備市場規(guī)模從2017年的164億元增至2023年的365億元,復合增長率達14.3%,預計2027年將突破592億元。
全景相機、運動相機、航拍無人機等,即為典型的智能影像設備。
在傳統企業(yè)柯達、三星、理光競爭時代,全景相機的市場格局較為多元,近年,隨著影石創(chuàng)新等后起之秀憑借圖像處理技術優(yōu)勢,搶占市場份額,這一領域的競爭優(yōu)勢逐步向頭部企業(yè)聚攏。
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(Frost & Sullivan)數據,2023年,全球消費級全景相機市場份額前三位分別為影石創(chuàng)新、日本理光、GoPro,市場占有率分別為67.2%、12.4%和9.2%。此外,專業(yè)級VR全景相機市場,則由影石創(chuàng)新和深圳看到科技主導。
圖1:2023年全球消費級全景相機市場,影石創(chuàng)新獨大
數據來源:《新財富》雜志根據招股書整理
智能影像設備的另一細分領域——運動相機市場,領先者則為美國的GoPro,其他主要廠商和品牌來自深圳,包括影石創(chuàng)新、大疆、賽納電子旗下的AKASO、臻呈科技旗下的SJCAM等,整體市場較為分散。2023年,全球運動相機銷量排名前三位的廠商分別為GoPro、影石創(chuàng)新、大疆。
可見,影石創(chuàng)新的主要競爭對手,既有海外巨頭,上市多年;也有創(chuàng)業(yè)新貴,同城競技。
其中,美國的GoPro成立于2004年,總部位于加州舊金山附近的圣馬特奧,2014年在納斯達克上市,其相機廣泛運用于沖浪、滑雪、極限自行車及跳傘等極限運動場景。激烈的市場競爭下,2024年,GoPro實現營業(yè)收入57.6億元,巨虧31億元,其股價自2025年2月7日起持續(xù)低于1美元,總市值不到1億美元。
日本理光成立于1936年,先后在東京證券交易所、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,是全球著名的辦公設備及光學機器制造商。2023至2024財年,日本理光總收入1108億元,全景相機Theta系列作為其影像產品體系的一部分,占總營收的比例較小,未單獨列示。
看到科技成立于2016年,已獲得6輪融資,股東包括奧飛娛樂、富士康、深圳市中小擔創(chuàng)業(yè)投資有限公司等。企查查信息顯示,2023年,看到科技營收只有1.1億元,體量較小。其最后一輪融資發(fā)生在2022年5月,距今已經有3年,若無新資金注入,發(fā)展前景堪憂。
大疆于2006年創(chuàng)立,總部位于深圳,是全球領先的無人飛行器控制系統及無人機解決方案的供應商,全球無人機市場占有率第一。企查查信息顯示,大疆從2013年開始融資,2018年4月以競價方式完成C+輪融資10億美元,估值150億美元。2022年大疆就完成收入超過300億元,因現金流較充沛,此后大疆未再融資。
02、消費級設備量價齊升,貢獻85%營收,專業(yè)級設備銷量腰斬
智能影像設備可以分為兩類,其一是面對普羅大眾的消費級設備,其二是面對高端玩家的專業(yè)級設備。
影石創(chuàng)新的核心產品為Insta360系列智能影像設備,主要涵蓋消費級全景相機(如ONE系列)、運動相機(ONE系列、GO系列、Ace系列)及專業(yè)級VR相機(Pro系列、TITAN系列),其運用全景圖像采集拼接、AI影像處理、計算攝影、防抖等技術,主打360度無死角拍攝,讓用戶無需實時調整取景,拍攝后還能自由選擇視角。其應用場景不僅可以覆蓋戶外運動、旅行Vlog拍攝等大眾消費領域,還可以覆蓋春晚VR直播、看房、機器人視覺、遠程醫(yī)療等專業(yè)場景。
消費級設備領域,據影石創(chuàng)新招股書披露,市場上主要產品的價格都不到4000元,和一部中檔手機價格相當。影石創(chuàng)新的四款產品價格帶覆蓋2700元到3500元區(qū)間,和GoPro的三款產品形成全方位競爭態(tài)勢。理光的ThetaV售價為3500元,和影石創(chuàng)新的Insta360 X4直接競爭,大疆的兩款產品價格相同,和Insta360 Ace Pro 2價格較為接近(表1)。
專業(yè)級設備領域,市場主流產品除了影石創(chuàng)新的Insta360 Pro、Pro 2和TITAN,還有看到科技的Obsidian Pro、深圳視覺科技(Z Cam)的V1 Pro,價格普遍較高??吹娇萍嫉腛bsidian R價格約為28000元,和Insta360 Pro、Pro 2較為接近;Obsidian Pro和Z Cam V1 Pro價格分別約16萬元、27萬元,絕對是高端玩家的配置。
兩類產品中,消費級設備是影石創(chuàng)新收入的主要來源,且價格越低越受歡迎。
按照收入構成看,消費級設備的收入始終占影石創(chuàng)新總收入的八成以上;配件收入占比則保持在10%以上;專業(yè)級設備售價高昂,收入一度占據5%以上,但近年出貨量下滑嚴重,至2024年上半年占比已不到1%(表2)。
2023年,影石創(chuàng)新的消費級智能影像設備的銷量為89.4萬臺,平均單價為2259元;專業(yè)級設備的銷量為424臺,其中,TITAN價格為99888元,Pro為24888元,平均單價為28266元。
其消費級智能影像設備包括ONE(X、R系列)、GO系列、Ace系列等,其中,ONE系列扛起了影石創(chuàng)新的營收大旗,2022年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曾高達75%,后逐漸回落至2024年上半年的55%左右,仍有一半以上。
消費電子產品更新換代比較快,影石創(chuàng)新也不斷升級產品,以迎合市場,其ONE、GO系列大約以一年一代的頻率更新產品。
其2020年10月推出的ONE X系列第二代產品,2021年平均銷售單價為2302元。2022年推出的新品中,ONE RS可拍攝8K高清照片和6K高清視頻,且電池容量提高21%,當年平均單價為2895元;ONE X3升級為1/2英寸傳感器,最高可拍攝7200萬像素全景照片,當年平均單價為2651元。
2023年,影石創(chuàng)新推出GO系列第三代產品,較2021年的第二代產品續(xù)航能力提升50%,并使用全新的拓展艙配備2.2英寸可翻轉觸摸彩屏,其平均單價較上一代有所上升。
技術紅利下,其消費級產品的價格不僅隨著性能的提升而上升,銷量也不斷走高。其消費級設備的銷量從2021年的52.4萬臺提高至2023年的138.6萬臺,增長165%;同期平均單價從2079元增加至2259元,增長9%。量價齊升,在倍數效應下,影石創(chuàng)新的收入大幅增長。
相對大眾接受度較高的消費級設備而言,有“發(fā)燒友”屬性的專業(yè)級設備則有點“曲高和寡”,價格則從27013元小幅增長5%至28266元,銷量卻從2021年2566臺減少至2023年1201臺,腰斬不止,這導致其收入規(guī)模和占比都明顯下滑。
專業(yè)級設備營收無法成為影石創(chuàng)新營收的第二條大腿,配件業(yè)務營收更大程度取決于消費級設備,消費級設備是公司業(yè)績的基本盤。
03、線上京東、線下百思買,美加征關稅或影響當地銷售業(yè)績
從銷售渠道看,影石創(chuàng)新來自線上和線下的收入基本是平分秋色。2021年至2023年,線下渠道略占優(yōu)勢,2024年上半年,線上渠道收入占比達到51%,首次超過線下。2023年,線下的經銷渠道銷售收入占比約為48%,與商超、直銷等合計占比達53%。線上則分為三大部分:官方商城占17.4%,第三方電商平臺占26%,電商平臺入倉占3.5%。
天貓和亞馬遜是線上銷售重要渠道,2023年、2024年上半年,合計收入占比超過22%;電商平臺入倉渠道主要是京東自營,少部分來自蘇寧自營、亞馬遜自營等。
京東多數時間是其第一大客戶,2024年上半年,京東平臺完成銷售1.11億元,已經接近2023年全年銷售額,力壓百思買(Best Buy)。如果只看線上銷售渠道,則京東份額更大,2024年上半年達到全部線上銷售額的9%,遠超過其他客戶。
影石創(chuàng)新的前五大客戶主要來自境外(表3)。其中,百思買是總部在美國的全球知名電子零售商,2023年以來,其采購的產品型號增多,采購金額快速上升,從而由前五大客戶之外沖到第二大客戶,2024年上半年,其貢獻1億元銷售額,接近2023年全年;其在線下銷售渠道的優(yōu)勢也很明顯,份額是第二名的兩倍以上。
其他大客戶中,Asi Corporation是美國知名IT硬件和軟件產品經銷商;CMS Distribution是蘋果指定代理商,英國是主銷售戰(zhàn)場;Archisite是日本大型電子產品經銷商,在日本經銷實力較強;Pcdirect則是韓國上市企業(yè),主要從事機械和電子產品批發(fā)零售。
正是與海外消費電子銷售渠道合作,影石創(chuàng)新將產品銷售到美國、日本和歐洲等消費能力比較強的地區(qū),海外市場收入始終占70%以上,在2023年一度占到80.83%,2024年上半年下滑至76.5%,但銷售金額18.4億元超過2022年全年。
2021年至2023年,影石創(chuàng)新的毛利率逐步改善,從50.4%增加至55.9%(表4)。占收入主導地位的消費級設備毛利率稍低,2023年為55.14%,但因其較高收入規(guī)模,仍貢獻了影石創(chuàng)新毛利潤的86%。配件和專業(yè)級設備的毛利率相當,但配件收入更多,毛利潤占比近13%,遠遠高于專業(yè)級設備1%左右的占比。
2024年上半年,影石創(chuàng)新的綜合毛利率有所下滑,主要是毛利率較低的消費級設備ACE系列產品的收入占比較大。此外,上游芯片價格上漲較快,新產品ONE X4因還在量產初期,毛利率較低。
對比來看,影石創(chuàng)新在海外各大市場的毛利率均領先中國內地,2023年,內地市場銷售毛利率為53.6%,美國為58.9%,歐洲和日本基本持平,為55.1%。
值得關注的是,美國是影石創(chuàng)新在海外銷售的核心市場,2023年貢獻收入超過9億元,占比近1/4,超過歐洲(8.3億元)和中國內地(6.9億元),遠甚于日本(2.7億元),為全球最大市場;且美國市場毛利率(58.86%)也超過其他國家和地區(qū)。4月初,特朗普政府宣布對所有貿易伙伴加征關稅,這將對影石創(chuàng)新在美國的銷售產生重大影響。其上市正處在關鍵時期,或對估值產生壓力。
影石創(chuàng)新的費用構成中,銷售費用和研發(fā)費用是主要支出,2021年至2023年,其合計研發(fā)投入8.5億元,占同期總收入的比例為12%。
其營收很早就上規(guī)模,從2017年開始就持續(xù)盈利。2018年至2023年,影石創(chuàng)新的凈利潤從0.18億元增加至8.3億元,增幅為45倍,遠遠高于同時間營收的13倍增幅。2024年前三季度,影石創(chuàng)新完成營收、凈利潤都超過2023年全年。
其經營現金流也較充沛,且負債較少,賬上貨幣資金超過8億元,完全可以覆蓋其IPO募資投向的兩個項目,對資金渴求沒有那么強烈。不過,其早期股東投資10年,也到了退出期,因此,其IPO早已提上日程。
04、IPO前后耗時5年,上市后估值仍有懸念
影石創(chuàng)新的IPO之路頗為漫長,一走就是五年。
2020年10月,影石創(chuàng)新申報科創(chuàng)板IPO獲上交所受理,此后經歷多次問詢審核,2021年9月通過科創(chuàng)板上市委員會審核,并于2022年1月向證監(jiān)會提交注冊申請。此后,其上市進程停擺,直到2025年2月27日,注冊申請才正式生效。
影石創(chuàng)新由此成為2025年科創(chuàng)板第一家注冊通過企業(yè),其IPO來到最后的沖刺階段,主承銷商為中信證券(600030)。
招股書顯示,影石創(chuàng)新此次IPO擬募資4.64億元,用于珠海影石的生產基地(1.95億元)和前海影石的研發(fā)中心(2.68億元)建設。為此,影石創(chuàng)新計劃發(fā)行4100萬股,每股發(fā)行價約11.32元。發(fā)行完成后,其總股本增加至4億股,市值大約45億元。
過去幾年,影石創(chuàng)新的營收保持高速增長態(tài)勢,其在IPO詢價中的發(fā)行定價及上市后的估值也引起市場高度關注。
在提交招股書之前的2019年,影石創(chuàng)新營收為5.9億元,凈利潤為0.56億元。2021年至2023年,其營收增幅都超過50%,利潤也增速較高。其披露的最近一個完整財年(2023年)營收達到36.4億元,凈利潤8.3億元,較2019年增加5倍、14倍。2024年前三季度,影石創(chuàng)新營收增長48%,凈利潤增長30%,規(guī)模都超過2023年全年。
若以影石創(chuàng)新2023年業(yè)績作為參考,以科創(chuàng)板公司2025年3月12日的市盈率平均值34倍、中值36倍測算,其市值或可接近300億元。申萬“消費電子”板塊上市企業(yè)的市盈率平均值為32倍,中值為41倍,與這一估值差距不大。
不過,影石創(chuàng)新的同行,曾是運動相機領導者的GoPro,估值一度高達130億美元,如今卻不足1億美元,為縮減成本,已一再裁員。其市值大幅縮水,核心在于創(chuàng)新能力不足。
無論全景相機,還是運動相機,都是一個競爭激烈的市場,影石創(chuàng)新的估值也取決于持續(xù)創(chuàng)新帶來的競爭力。
05、IDG大賺,多個南大校友身家過億
大學開始創(chuàng)業(yè)的劉靖康,作為創(chuàng)業(yè)新星,也早就被資本圈盯上。
2014年7月,劉靖康就設立了境外上市平臺開曼嵐鋒、香港嵐鋒,為融資做準備。
2015年3月,開曼嵐鋒A輪融資中,IDG以65.25萬美元全部認購其20%股份,對其估值為326萬美元。5月,開曼嵐鋒發(fā)行B輪股份,啟明創(chuàng)投入場,以375萬美元占股約15.3%;IDG為避免股權被稀釋,追加投資100萬美元,持股保持20%的比例。
2015年初,第一代Insta360全景相機誕生,備受矚目。第一代全景相機Nano憑借外接蘋果手機的功能,在2016年德國IFA展會上吸引到全球經銷商關注,上市第一個月便銷售約2萬臺。
2016年4月,開曼嵐鋒進行C輪融資,引入的新股東中,迅雷以900萬美元占股逾12%,蘇寧潤東占股4.73%。啟明創(chuàng)投再以150萬美元跟投,IDG本輪棄投。
為了解決原料、人才、工廠等問題,劉靖康將公司從南京搬到供應鏈更成熟的深圳。
2018年9月,開曼嵐鋒拆除境外上市架構,將股權平移至境內主體深圳嵐鋒。此時,IDG、啟明創(chuàng)投、香港迅雷持有的深圳嵐鋒的股權比例都超過10%。
2018年10月,新股東深圳麥高、廈門富凱對深圳嵐鋒增資,同時受讓北京嵐鋒所持股份,涉及總金額5000萬元,占股5.87%,對其估值約9億元。
2019年1月、10月,深圳嵐鋒先后引入中信證券旗下中證投資、利得鑫投等11名股東,合計融資2.36億元,其中,中證投資出資3500萬元。這一輪融資中,深圳嵐鋒的投后估值為20億元,較一年前增加兩倍。
2020年1月,深圳嵐鋒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,并更名為“影石創(chuàng)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”,持股5%的股東包括控股股東北京嵐鋒(29.94%)、IDG(13.32%)、啟明創(chuàng)投(9.4%)和香港迅雷(8.73%),朗瑪峰創(chuàng)投通過朗瑪(五號、六號、九號和十四號基金)合計控制5.06%股份。
圖2:IPO前,劉靖康控制影石創(chuàng)新34%的股份
數據來源:《新財富》雜志根據招股書整理
投資影石創(chuàng)新10年,IDG成為最大贏家,其持股成本約為165萬美元(約合1200萬元人民幣),以影石創(chuàng)新發(fā)行市值45億元計算,其持股市值約為5.4億元,收益率44倍。最晚投資的股東,收益率也可望翻倍。中證投資既做主承銷商,又持有股權,實現“一魚兩吃”。
劉靖康通過北京嵐鋒、持股平臺嵐灃管理,間接控制影石創(chuàng)新29.94%、4.07%的股份,合計可支配34%的表決權,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。加上持股平臺瀾烽管理、嵐烽管理持股3.53%、0.41%,劉靖康可影響的股權更高。以45億元發(fā)行市值估算,劉靖康身家達到11億元,可以躋身90后創(chuàng)富榜前列。
從影石創(chuàng)新的董事會成員看,其控股股東北京嵐鋒提名4名董事和一名獨立董事李豐,共計5人,在9名董事中占比超過一半,其還提名姜文杰出任監(jiān)事會主席;IDG提名童晨任董事,啟明創(chuàng)投提名合伙人Yeh Kuantai(葉冠泰)為董事;獨立董事鄭滔是南大校友,現擔任軟件學院教授,另一獨董李豐曾是IDG合伙人。中證投資提名張麗為監(jiān)事。
影石創(chuàng)新的核心技術人員中,除了劉靖康,董事、軟件研發(fā)總監(jiān)、行業(yè)應用中心總監(jiān)賈順(1992年),監(jiān)事會主席、研究院負責人姜文杰(1993年)都獲南京大學軟件工程學學士,年齡相仿,為系友乃至同學。多數高層在北京嵐鋒持股,又一批南大90后校友身家或過億元。
校對:祝甜婷